來源: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吳梅梅
博將資本表示,投資準則包括幸福剛需理論、天花板理論和長尾效應理論
6月底,博將資本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目前港股市場上,仍沒有一家以私募股權投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而博將資本也不是第一家想獨立沖擊港股上市的投資機構——早在2022年,天圖投資、太盟投資就相繼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但兩者的上市之路都不順利。招股書到期后,天圖投資在2023年3月繼續遞表,太盟投資則推遲了上市計劃。
香港某券商IPO人士Chambers認為,現在不是投資機構在港股上市的最佳時機,最好等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再聆訊上市,提早遞表后可以先延續著。
Chambers接著向IT桔子解釋到:現在華爾街普遍預期明年二季度美聯儲才有可能降息,降息后錢多起來了,一級市場日子才有可能好過,這還沒算上貨幣政策向一級市場傳導的時間差;所以這些私募如果不想折價上市,最好等明年再上。
無論誰能成為港股“VC第一股”,這次博將資本申請上市也吸引到了更多的投資者、媒體的關注——這家機構是什么來頭?
我們以同樣申請上市的行業內主流VC機構“天圖資本”為參考坐標,通過數據對比的展現方式,挖掘到了這家機構的核心數據、獨特點,投資運作模式等。
從管理資本規模來看,截止到2022年底,博將資本合計管理規模達到93.43億元,在中國整體的私募投資基金中,排名并不是很突出,甚至難以列入第一梯隊;相比天圖資本251億元的管理規模來說,博將也僅僅是其1/3左右。
不過,作為一家注冊于2014年的基金 (正式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博將資本比更多老牌投資機構呈現了比較亮眼的增長性。
根據招股書資料,2016年5月18日,博將資本第一只在管私募股權基金登記備案完成,其資產管理規模僅為1億元;到2022年12月31日,總管理規模顯著增長至人民幣93億元以上。
其中,2016-2020年增長最為迅猛,達到了61倍,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12.26倍。2020-2021、2021-2022年增長率均為23%左右。
那么,博將資本管理資本規模迅猛增長的秘訣是什么?他們是如何發現募資成功的“密碼”?
01 另辟蹊徑,專注服務高凈值人群,募資短平快
在如今眾多境內VC/PE機構爭搶政府LP、機構投資者LP之際,博將資本早已“另辟蹊徑”,開啟個人募資“魔法”,成為一家專注于服務高凈值人群的私募基金。
以天圖資本為例,該機構截止2022年有98名外部投資者,絕大部分為機構LP,平均每個投資者的投資額達到了2.56億元,可以說門檻相當高。
截至2022年底,博將資本共有1480名基金出資人(LP),其中99.5%為個人投資人,平均每位投資者出資金額為631萬元。
博將資本在招股書中闡述,近年來,經濟穩步增長,高新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高凈值人群。中國高凈值人群 (可投資資產超過6百萬元的人士) 從2017年的160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210萬人。高凈值人群的理財服務需求龐大,私募股權投資是當中增長最快的資產配置類別之一。
而博將資本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大量接觸到海量的高凈值人群,就不得不提核心團隊的職業背景了。
公開資料顯示,博將資本創始人羅闐此前從事保險代理銷售業務,曾任職于平安人壽紹興公司、泰康人壽浙江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創辦博將投資公司,涉足風險投資行業。
聯合創始人石華利先生于1987年至2014年從事保險工作,從普通業務員做到信泰人壽副總裁、泰康人壽浙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加入博將資本后,石華利主要負責募資。據悉,目前石華利帶領38名銷售團隊維護和開拓高凈值人群,平均每位銷售服務40名個人LP。
IT桔子分析,由于個人LP的構成,博將資本采用了“短平快”的募資策略,每個基金體量都很小,避免像主流VC一樣募資拉長戰線,可以快速close,避免募資斷層。
截止到2022年底,博將資本共管理了74只基金,合計管理規模達到93.43億元,平均每只基金規模為1.26億元。對比天圖資本來看,其管理11只基金 (8只人民幣基金+3只美元基金) ,平均單個基金規模達到了22.82億元。
02 投資大量初創期公司+重注少數成長期公司
據招股書數據,截止2022年底,博將資本投資了88家公司;其中,有65家公司是在A輪及之前進入的,占比74%;有25家公司在B輪投資,占比28%。 (連續投資項目計入多個輪次)
按照IT桔子數據,博將資本出手超100起,從投資輪次來看,博將資本參與的投資事件中,天使輪和A輪融資合計占比過半,達到了58%;B輪投資占27% ,而C輪及之后 (含戰略投資) 僅占15%。
數據顯示,博將資本是一家側重早期階段,同時覆蓋到成長期的投資機構。
但從投資金額和成本來看,博將資本有48%的資金投入在B輪階段,A輪及之前的投資金額占比為34%;也就是說,博將資本會將更多的資金押注在成長期階段的創業公司,這時期的投資成本普遍比初創期高出很多。
博將資本平均單個項目的投資金額達到數8536萬元,是天圖資本的近2倍。天圖資本總投資成本約110.21億元,合計投資了222個項目,平均每個項目的投資成本為4964萬元。
投資成本的不同代表的是時間的差異,也有行業、賽道的影響因素,消費賽道和硬科技賽道的項目估值差別極大,而天圖資本正是一家專注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構,博將資本則側重科技領域的投資。
這或許可以說明,投資硬科技一定程度上是比投資消費項目的門檻要高一些的。
03 押注科技賽道,已投中5家獨角獸企業
從行業來看,博將資本所投資的公司有一半集中在先進制造和企業服務兩大領域,尤其是投資了不少數字化領域的項目,包括做大數據的“睿至科技”、專注醫療信息化的“蓬淶數據”、3D數字化服務商“積木易搭”,酒店SaaS服務商“泰坦云”等。
在淺層的投資數據表現之外,支撐博將資本投資決策的理論體系到底是什么?
據招股書資料,博將資本表示,投資準則包括幸福剛需理論、天花板理論和長尾效應理論:
幸福剛需理論——投資于那些能夠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為人民帶來幸福的企業;天花板理論——投資于市場規模較大的行業,從而為企業開發市場潛力開辟更多可能性;長尾效應理論——投資于具有經營可持續性和能夠在不同階段超越逆境的「長尾」企業。
同時,博將資本官網也列出了一些具體的投資標準,包括行業趨勢、商業模式、技術壁壘、團隊四方面。
圖源:博將資本官網
這套投資決策理論與圈內其他VC/ PE無顯著差別。最終核心還得看投資實踐成果,這個才是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將資本投資組合的88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的估值超過5億美元,其中5家公司已成長為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包括達闥科技、分貝通。
按照投資成本來算,博將資本投入金額最高的項目是達闥科技,約占總投資成本的13.6%。
招股書顯示,博將資本是在達闥科技的A輪融資進入的。2017年2月,該筆融資被公布,總融資金額達到了1億美元,包括深創投等10多投資方參與其中。
達闥科技由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創辦,目前已成為云端機器人行業領頭羊,并在近期完成了新的10億元C輪融資,其整體估值或將攀升到200億元。
分貝通專注下一代企業支出管理平臺,最近一輪融資是在去年,估值約11億美元。
還有一些項目有成為獨角獸的潛質,比如博將資本投資的自動駕駛研發商宏景智駕、人工智能企業睿沿科技,入選《2023中國未來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
在一些地方政府推進的項目中,我們也看到博將資本投資項目的身影,比如宇泛智能、差率費用管控SaaS云平臺“每刻科技”、大數據公司“云庭數據”、AI電力數字化服務商“拓深科技”、宏景智駕入選《2023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榜單》;企業保險服務平臺“豆包網”、分貝通、電梯廣告運營商“梯影傳媒”入選中關村科技園區朝陽園管理委員會推出的“朝陽區獨角獸企業加速計劃”。
04 退出率低,折射當下早期投資機構的難點
內部收益率/IRR這個指標近幾年開始越來越被LP們拿來衡量GP的投資能力。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博將資本取得了18.7%的整體IRR,高于天圖資本(16%),并稱高于業內水平。在2020-2021年,博將資本的IRR分別為13.5%、21.2%,均低于天圖資本。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項目退出收益研究報告》,2021年國內VC投資機構內部收益率中位數約為23.0%,而博將資本尚未達到IRR中位數的水平。
從退出形勢來看,情況不容樂觀。截止2022年底,博將資本投資的88家企業中,全部退出1家,部分退出6家,總退出率僅8%。
另一家VC機構天圖資本實現總體退出率超1/4,其中完全退出35個項目,部分退出23個項目,兩者對比起來,差距還是比較顯著的。
總體退出情況不如意的同時,目前我們也沒有看到博將資本有非常亮眼的回報倍數,已經退出的項目中,投資回報約2.8倍。
以博將資本在2016年投資的法大大、2019年投資的分貝通為例,2個項目后續均通過股權轉讓實現部分退出,分別實現超過三倍及五倍MOIC;其中博將資本投資分貝通約4330萬元,退出回報為21820萬元,MOIC 投資收益回報達到約5倍,平均年化收益率125%。
這進一步揭示了早期投資行業內的一個共同難題——退出難。
作為早期投資機構,博將資本需要更久的耐心和時間其等待投資“開花結果”,然而人民幣基金的存續期時間非常有限,通常為5~7年。
根據行業慣例,基金管理費每年按基金實繳資本的2%的預定費率收取。按照2022年11674萬元的管理費收入計算,意味著博將資本有將近50億的基金資金存續,其余的43億元可能是已經到期的基金資金。2023年乃至今后的2年內,或將有大量的基金面臨到期清算的問題。
機構往往會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要么及時退出,能拿回一點是一點;要么死等,博一個真正超預期的高回報。
事實上,更多的早期投資機構更傾向于選擇后者,往往基金到期后遲遲不予結束清算。
圖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博將資本存在長期處于清算狀態的基金,即基金提交清算開始后超過6個月未完成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