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業務發展迅速,2017年年末海致控股對金融業務進行拆分,以海致星圖為品牌獨立運營,專注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金融領域科技創新產品,并引入外部戰略投資,全面進擊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業務領域。
海致星圖孵化于知名大數據企業海致控股。據悉,海致控股以海致BDP大數據分析平臺起家,覆蓋公安、零售、快消等領域。2016年年中,海致控股開始布局金融行業,成立金融事業部。因其業務發展迅速,2017年年末海致控股對金融業務進行拆分,以海致星圖為品牌獨立運營,專注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金融領域科技創新產品,并引入外部戰略投資,全面進擊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業務領域。
1 解決營銷和風控問題
自國務院連續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賦予了每個行業新的機會,在金融、政務、互聯網、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呈現價值,商業模式開始迭代,業務成效逐漸顯現。其中,金融領域以其數據量大、對數據變現渴望強烈而發展最快及最為引入矚目。在近年來的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創業潮之中,海致星圖以其令人驚訝的發展速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收獲近三十家金融機構客戶,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近日,i黑馬記者在海致星圖北京辦公室對海致星圖總裁楊娟女士進行了采訪。
據楊娟女士介紹,2018年,銀保監會印發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將數據治理與監管評級掛鉤,引發多家金融機構成立獨立的大數據一級部門,并設立“首席數據官”,各金融機構全面引入新一代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推進大數據應用與業務流程融合。金融行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需求呈井噴之勢。目前大數據在金融領域里主要分為兩類應用場景,第一類是貫穿銀行整個客戶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和挖掘應用,構建數據模型,幫助金融機構進行打造客戶綜合評價體系,如風險度評價、忠誠度評價、貢獻度評價等。第二類則是相對更加聚焦、更垂直的場景,就是營銷、風控、反欺詐、監管等應用場景。
那么,金融機構在營銷和風控上有哪些痛點?
楊娟表示,當前整個金融市場環境日趨嚴峻,監管越來越嚴,無論是銀行的零售、公司、交易或同業業務,都需要直面營銷與風險的效率與準確率的問題。但是,傳統方式以人力解決,費時費力且全面性、準確度有限。越來越多的銀行需要依靠科技手段拉動業務模式進行創新,對科技的投入持續加大。
“在現有的監管框架之下,金融機構如何獲取高質量用戶、縮短營銷周期、降低營銷成本、確保風險可控,這是他們要面臨的挑戰和訴求。以我們和國內某證券交易所的合作為例,通過引入知識圖譜技術,進行公司監管合規審查、資本系挖掘、風險傳導等場景進行分析應用。當觸發合規風險條件,知識圖譜將提供相應對象及業務的報警。此套技術框架在證券公司的投行、固收、自營投資、財富管理業務等方面均將得以運用。”
2 獲取多維度數據,構建智能金融知識圖譜
i黑馬了解到,知識圖譜概念最初是由Google在2012年提出。知識圖譜的邏輯是將真實世界所存在的實體、知識以及概念等描述成機器可以理解的數據結構,將數據轉化為知識并展現為基于圖的數據結構;圖的節點是真實世界所存在實體,每個實體可以帶有若干不同的屬性,用來刻畫實體的特性,而圖的邊則用來描述兩個實體的關聯關系。知識圖譜可以看作一個巨大的網絡,是由數據繪制出來的一張知識圖。知識圖譜的應用價值在于,它能夠改變現有的信息檢索方式,一方面通過推理實現概念檢索;另一方面以圖形化方式向用戶展示經過分類整理的結構化知識,從而使人們從人工過濾數據尋找答案的模式中解脫出來。與此同時,可在知識圖譜之上運行社群、K-Core、最短路徑、PageRank等多種圖分析和圖挖掘的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深度的關系發現和復雜信號識別。
楊娟表示,“世界是復雜關系的總和。包括人與人的關系,企業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人的關系,事件與事件的關系,事件與人的關系等等。對關系的深度解讀,是認知智能的核心環節。”
海致星圖的Atlas知識圖譜分析平臺,配備有領先的關系挖掘算法引擎、模型訓練參數和輸入閾值管理、灰度策略、流量分配設置,以及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包括模板識別、實體識別、情感分析等,可根據基于場景的反饋輸入等主動或被動評價手段,進行模型自我訓練迭代,支持正負反饋場景。目前在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實戰場景中能夠達到10億級實體、百億級關系下的秒級計算返回。與此同時,模型和算法層結合建模技術和業務經驗進行開發,并持續打磨。海致星圖基于Atlas分析平臺之上訓練了多種開箱即用客戶模型,直接對接銀行數據和系統,加快上線速度。目前,海致星圖已經積累了客戶評價模型、營銷模型、風險模型共三類超過100個業務模型??梢詾樯虡I銀行提供精準可靠的營銷及風控依據,也可以通過強大的關聯檢索與動態分析,高效梳理關系網絡,預防欺詐事件的發生。
3 針對不同業務場景,推出不同垂直產品
“海致星圖不僅是一家平臺技術公司,更是一家智能化業務應用公司。”楊娟表示。
在過去的兩年中,為了將智能化技術滲透到具體場景中打通業務流程、觸達一線、形成數據的閉環,海致星圖除了提供Atlas知識圖譜平臺及基于此之上構建的智能模型之外,更基于Atlas平臺,針對不同場景,推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業務應用。
以營銷場景為例,海致星圖已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全新的智能CRM產品。海致星圖智能CRM引入海量互聯網數據,構建客戶全景信息視圖,建立客戶價值主線,輔以客戶行業、規模、結構等量化指標,對客戶歷史數據進行趨勢分析,建立并完善基于基礎標簽、模型標簽、智能標簽的客戶標簽體系,包含如客戶股權關系分析、有效客戶分析、高價值客戶分析、資金結算分析、流失風險分析、風險偏好分析等,實現客戶的差異化營銷策略,同時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進行產品的智能化推薦及自動化定價,全方位升級客戶經理的作業流程。
目前,海致星圖智能CRM產品即將在江陰農商行、九江銀行等多家銀行上線,并有望在未來成為多家銀行全行級客戶智能化業務入口。
與此同時,海致星圖即將推出一款智能風控產品,利用知識圖譜和機器學習技術,通過對多源數據的融合及歷史樣本的分析和挖掘,進行客戶違約概率測評、風險傳導概率量化測算等,與現有信貸審批與風險管理流程結合,實現在線自動化審批和貸后自動化監管,有力的幫助商業銀行解決基于風險的差異化定價、非現場風險監測管理、不良貸款風險成因的智能分析、信貸考核評價管理等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
“用技術做武器,直擊客戶的業務痛點。這是我們的一貫原則。”楊娟說。
4 To B 領域創業是一場馬拉松
在客戶方面,海致星圖主要布局在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已經擁有近三十家金融機構客戶,包含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深交所、南京銀行、青島銀行、蘭州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知名金融機構。據悉,海致星圖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起草的《基于文本的金融風險知識圖譜框架技術規范》金融國家標準已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的立項評審。同時,海致星圖與國內某領先城市商業銀行聯合構建的知識圖譜云服務也即將推出。
“雖然我們起跑的態勢還不錯,但To B領域創業是一場馬拉松,海致星圖的目標是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成為國內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旗艦型企業。我們需要保持節奏,保持耐心,并且在正確的時間點上做正確的事。”即將參加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楊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