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快跑搶司機飯碗?我們該不該攔著
2024-08-07 14:43 蘿卜快跑

2蘿卜快跑搶司機飯碗?我們該不該攔著

最近,聽說蘿卜快跑引起了武漢本地網約車司機的抵制。

改革開放以來,技術變革導致了一個行業改變、一群人的職業改變,這種事太多了。

我們知道,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基本是不可阻擋的。

大家不用想著把它攔下來,你最多只是減緩這一趨勢。比如,考慮是不是安全等。

但大勢所趨,你武漢不干無人出租車,上海會干;上海不干,司機非常緊缺的日本、美國會干。

所以,我們對科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前蘇聯和美國在五六十年代起步時,科學技術都很強。但前蘇聯的科技只用于軍工和國防等重大產業。

而美國科技絕大部分都是民營公司研發的,公司為實現盈利,一定會先發展民用。

所以,當芯片、互聯網、AI, 一代又一代的科技發明,直接用于消費市場,便捷普通人生活時,就能夠獲得巨大發展。

因為消費就是巨大的利潤,利潤會促使科技繼續進步、完善迭代。

消費市場的場景非常豐富,如果你的發明出來,就直接用于航天航空,這個場景使用頻次低,技術迭很慢,都得靠巨額財政來支持。

或者說,民用化是科技進步最重要的推力。

其實,今天最需要無人駕駛的,還不是城市出租車、網約車,而是長途貨運車。

大家可能也關注到看到有裝煤油的貨運車,未經清洗就裝了食用油,再次引發大家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如果將來能造出無人駕駛長途貨運車,其成本直線下降,自動程序更可控,到了一定環節必須清洗,這個問題可能就解決了。

技術變革,是解決很多問題的根本。

一句話,當科技真來的時候,只要這個科技是便利普通人生活的,勢不可擋。

我們要熱愛科技,我們不要葉公好龍。當科技來的時候,網約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會遭受一些損失。

但我們相信中國的城市政府,既會考慮網約車司機的職業問題、出路問題,也會考慮技術進步帶給市民的便捷問題,最后一定會找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