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祥生醫療成科創板企業研發先鋒
2019-11-21 17:18 祥生醫療

在黨和國家推出“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以來,國內一線醫療研發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特別是近兩年來,除了藥物研發投資外,醫療器械、醫療科技領域的研發浪潮也風生水起。其中,坐落于無錫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數十年專注超聲技術及設備研發的基礎上,再度加大了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多維度資源投入。如今,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的祥生醫療,以AI醫療概念股的姿態贏得各方關注,也成為科創板領域醫療相關企業的研發先鋒。

據悉,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醫用超聲波診斷儀研究、開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祥生醫療自 1996 年初創建以來,長期致力于超聲系列產品的技術探索與研發,推陳出新,新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先后取得國內CMD認證,歐盟CE、美國FDA、加拿大、韓國等相關國際注冊和質量體系認證。特別是在核心前沿技術課題的研發攻關上,祥生醫療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僅僅是2016年-2018年三年期間,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年均增長高達 21%,三年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93%、12.19%和12.65%,不僅在醫療企業領域遙遙領先,在同行業上市公司中也完全躋身一線行列。特別是在超聲影像技術領域,權威數據顯示:祥生醫療2018年占有全球超聲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份額4.47%、國內市場份額4.06%。與此同時,近年來祥生醫療已經先后獲得了融合諧波成像、自動增益補償算法等177 項授權專利(包括中國發明專利 42 項、美國發明專利 3 項和歐盟發明專利 2 項),另有 150 多項專利在申請中,專利研發及核心技術的市場應用已經成為這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主引擎。

眾所周知,醫療裝備是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設備行業則是保障臨床診療、教學科研開展的必要條件。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球醫療裝備行業的增長速度是3.4%,而國產的醫療裝備行業增長速度在10%-15%,有時更可達到17%或18%。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祥生醫療在贏得產業布局成功的基礎上進軍科創板,也是希望進一步集聚資源將產業鏈向深度布局。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0月28日,證監會正式核發了祥生醫療的IPO批文,這一時間節點距離上交所披露受理該公司科創板IPO申請僅僅過去了181天。如此驚人的高效率,足以彰顯出祥生醫療的資本實力與品牌價值。據悉,祥生醫療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8000萬股,擬募資9.53億元。這些資金,將被祥生醫療進一步用于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產業化項目、研發創新、營銷運營基地建設項目以及創新與發展儲備資金。與此同時,作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用超聲診斷探頭部件及系統研發”課題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乳腺三維超聲容積成像系統及面陣探頭的研制”項目課題的承擔單位,祥生醫療也將繼續保持大力度的研發投入,以業內人工智能技術與超聲醫學影像技術結合的領先探索者和實踐者姿態,為全民健康事業保駕護航。